日前,连云港电大女生遭群殴一事被曝之后,一度在网上引起关注。之后又相继出现多起群殴事件,包括晋江五中学生校外打架等,为此,网友纷纷在网上评论,酿成这接二连三惨剧背后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学校教育的失职还是家庭教育的失责?由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度引起热议。围绕这个话题,网友开展了一场关于教育的辩论。

正方家庭教育是基石,更加重要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一,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基础性。先有家庭教育后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就没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学校教育的好坏。因为家庭是个体生命的摇篮,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甚至还在娘肚子里,家庭教育就已经开始。据研究,婴幼儿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基本性格、生活习惯和一些重要能力,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则认为,如果将一个人在17岁时的智力发展水平看作100%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7岁时达到70%。可见,孩子在7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而这一段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第二,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终身性。据统计,一个孩子一年在家的时间有235天;如果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但能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还能减轻学校教育70%的压力。一个人自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与父母朝夕相处,共同生活,无时不在接受着父母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中进行的,但不管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子女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谈吐举止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必将伴随人的一生,甚至影响整个家族,“杏林世家”“梨园之家”“书香门第”等就此产生。因此,有些教育家又将父母称为终身老师,将家庭教育称为终身教育。

第三,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主导性。人们常说,一个人的行为长此以往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人的习惯大都是从小养成,愈是幼小时养成的习惯,愈难以改变。最初形成的人格品德、是非观与价值观,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而这些正是人生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另据研究,家庭教育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影响也是惊人的。在幼儿园期间,家庭教育占80%,幼儿园占15%,社会占5%;在小学期间,家庭教育占70%,学校占20%,社会占10%;中学期间,家庭教育占40%,学校占30%,社会占30%;大学期间,家庭教育占10%,学校占30%,社会占60%。可见,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

第四,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独特性。家庭教育有利于因材施教。学校教育是集约化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名老师要面对整个班级,就不如家里两个甚至多个人关注一个孩子;学校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事实上力不从心,往往顾此失彼,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只有家长对孩子的特点、特长最了解,所以培养更有针对性。学校主要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主要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重要。因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能造福社会,反而危害社会!

反方学校教育是主体,更为重要

我们承认,家庭教育的好坏是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就能够凌驾于学校教育之上,相反,家庭教育只有辅助于学校教育才能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如果说家庭是教育的细胞,那么学校则是教育的血液;如果说家教是月光,那么学教则是永远的黎明;如果说家教是温馨的港湾,那么学教则是希望的疆场;如果家教是跑鞋,那么学教则是腾飞的翅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是家庭教育的引申,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是家庭教育的完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连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枢纽。

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世界上大多数人无一例外都接受过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这是全社会对教育功能的普遍认知。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的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家庭所不具备的,作为从教人员的老师也是家长所不能替代的。基于此,我方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教育指的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如家教、托儿所、幼儿园、古代私塾等都是学校教育范畴。而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由此比较家庭教育便有了三大优势:①从教育目的比较,学校教育有着科学性,清晰、明确、全面且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而家庭教育由于有着血缘关系,所以其教育目的就带有主观随意性。②从系统比较,学校教育有着自己独立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财政拨款等,因此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能使教育有稳定性和连续性。而家庭教育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③从组织比较,学校教育有着极强的组织性,这也是家庭教育所无法做到。

第二、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家庭的环境再好,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体会到的东西,比家庭这个单纯的环境要全面丰富。而且,学校在孩子走入社会以前就是一个小社会,孩子的各项能力如何,只有在走入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孩子的能力、集体意识,离开学校这个环境,比较难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考验。

第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较其范围更广,在学校中我们可以认识很多的不相识的同龄人,并且要学会如何与其交往,因此在学校中我们的交际能力便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可是在家庭中,我们面对的都是熟悉的人,我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很有可能会变得孤僻。

总结陈词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为主,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更多的是用自身行为来影响、感染孩子。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成年人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时,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微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意义。”而学校教育则是以系统的理性教育为主,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众多学科的学习,都要引导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只有这三者相铺相成,才能更好的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