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至关重要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意见》还强调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全社会要关心职工、居民的家庭教育问题,教育引导职工、居民重视对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出表率。

《意见》的发表,对于时下年轻父母们疯狂进行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现状无疑是一个提醒、一个警示:早期教育并不只是强调教孩子识字、读书、学外语、背古诗、弹钢琴、学绘画、学舞蹈等,而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为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智育与德育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文化学习优秀的孩子,往往在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也很出色,即“品学兼优”,而那些在文化学习上落后的学生,却往往是从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滑坡”开始的。

家庭德育具有特殊的优势

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场所,是人生最初的生存、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就是生活化的教育,所以孩子会在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接受熏陶和教育,父母对此负有重要的责任。

1.父母的爱

父母对孩子健康、适度的爱,是一种伟大的塑造品德的教育力量,它使孩子成长得健全饱满,对社会充满了爱,这是道德的根本。对孩子的纵容和溺爱只会使孩子变得更加自我、自私和冷漠,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不会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最佳的教育方式是一对一的个别指导。父母与孩子之间正是一对一,单独交流的最好“搭档”,很具有个别指导的优势,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对孩子进行细致入微的了解,从而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2.终身化

家庭德育是终身化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把父母和孩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使孩子们长大成人,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也不会中断。傅聪在谈到父亲傅雷对他的教育时,说他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父亲的关怀和教诲,父亲关于怎样做人的道理和示范,是他终身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3.家长的责任

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可以为孩子的道德养成提供练习场所。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德育场景,不失时机地让孩子亲自实践、亲自体会,这一点尤其需要父母的榜样暗示作用,比如待人接物文质彬彬,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尊重老人、孝敬长辈;再比如爱护公共环境,不贪图小便宜,不损人利己等。父母的身体力行一定会给孩子一个深刻的启迪和指引。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