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心理指导

心理是人类在情感世界里流动的过程和结果。具体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家庭心理指导,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儿童家庭心理指导

如何开展家庭心理指导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缺乏,家长对孩子精神上的过度保护,如同身体上的过度保护一样,极大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令人不安的是,由于大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常识知之甚少,即使孩子已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心理征兆,家长也不能及时发现,更谈不上给予重视与指导。有时因处理不当反而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因而,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识在当前家庭教育领域显得十分重要。

转变观念是开展家庭心理指导的前提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陈旧观念。毋庸置疑,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是谈不上有良好道德和智力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像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情感淡薄、意志薄弱、性格脆弱,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潜力却极为有限。教育实践的大量事实证明,理想、志气、进取心、勤奋、刻苦、毅力、虚心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孩子的学习、发展和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人父母者必须把心理健康作为孩子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加以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应当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如何教孩子正确做人”方向上转变。作为启蒙教师―――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教育上做到爱而不宠,严而有度。

了解孩子是开展家庭心理指导的基础

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一般儿童好活动、好模仿、好奇、好问,还具有喜欢成功、喜欢称赞、渴望得到同情和理解的心理等。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其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他们与外界也常常发生各种冲突,处于不稳定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过去有句俗语,叫做“知子莫若父”,但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了解,一旦发生问题时,往往大吃一惊。原因是家长平素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不了解孩子的内心秘密、心理上的矛盾与苦闷。这是家庭教育中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一切“问题儿童”都是心理不健全的结果。显然,他们的问题不是突如其来的,常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在潜伏期中,也总会表现出一些征象。如过份自卑或孤僻、经常与父母及同伴发生争执,敌对,不合作等。如果在初期予以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使这些儿童获得重新适应生活环境、发展良好品德和性格的新的有利因素。

信任孩子是开展家庭心理指导的关键

父母同子女的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子女对父母应当尊敬、体谅、爱惜;父母对子女更应当尊重、信任、爱护、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同子女之间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时,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采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并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时,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要求,使他们真正感到父母可亲、可爱、可以信赖。这样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心里的秘密讲给父母听,以取得孩子的最大信任。同时,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他们或许有意想不到的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凡孩子的事,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做父母的切忌越俎代疱,而应给予更多的启发性的帮助。

避免长期的心理惩罚

儿童年幼无知,缺乏生活经验。偶尔做错一件事,父母就天天骂或时常提及此事,长时间表示讨厌他,就会使孩子情绪异常忧闷,甚至延续到成年。有的“问题儿童”本身就有情绪上的障碍,如果教育者自身容易冲动,就好比火上浇油。更不要在学习上、升学上对孩子施加压力,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久而久之,使孩子产生厌恶学习,憎恨考试等心理障碍。

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不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儿童从小生活在家庭里,活动在父母的周围,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如果师之以范,教之得法,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响则容易使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1、过分宠爱与保护。

由于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多,生活水平又普遍提高,所以溺爱子女的现象较为普遍。父母总是把目光集中在他们的宝贝孩子身上,一味地溺爱、娇宠、迁就孩子,从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199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儿童月平均消费672元,其中消费最低的城市平均为297元,消费最高的城市平均为774元。一般城镇家庭的子女消费虽然没有这么高,但总的来看,孩子的消费也占了家庭支出中相当大的比例。与此同时,家长又总是担惊受怕,有极多的顾虑,惟恐孩子发生意外,这也不许,那也不行儿童家庭教育电影,一味地限制孩子,不支持和不满足孩子们通过活动、游戏、家务劳动等进行适当的尝试和探索的需求,去干一些自己能干的事,克服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这就使得一些孩子出现了在家里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但一出家门便胆小如鼠,畏首畏尾,不敢张口说话的问题。

由于家长忽视了孩子们探索周围世界的种种正当需求,又很少对子女提出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加之孩子没有受过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缺乏谦让、同情别人、爱护弟妹等行为经验.因此,这一方面压抑了儿童的活动愿望,使儿童易于产主依赖、顾从、退缩、懒惰、生活自理能力差、耐挫力低等心理同题;另一方面,又会使儿童欲望过高而又不懂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不能约束自我意愿和行为,容易出现自私、自我中心、不爱劳动、任性、蛮横等不良品质。

例如,当孩子在学校值日、劳动时.一些家长常常跑到学校帮忙,扫地、拔草、擦玻璃什么都干.就是不让孩子干。这些家长还说“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别苦着累着孩子就行,劳动的事会不会不要紧,只要成绩好就行”。

目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会穿衣服,三四年级学生不会系鞋带的为数不少。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每天要吃一个鸡蛋,但都是父母为他剥去蛋壳。一次春游,偶尔带了一个没剥蛋壳的鸡蛋,到吃饭时他左看右看,不知怎么吃,只好带回家。母亲问他,他说:“鸡蛋没缝,我怎么吃?

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每晚都由父母半夜“接尿”,他们好不容易有一天想让孩子劳动一下,让孩子倒一次尿盆。可那孩子倒了三分之一,又端了回来。问他为什么,他说:“都是我尿的吗?各倒各的!”

有个孩子在家里闹得实在不像话,爷爷打了一下他的屁股,他便大哭大闹几个小时。爷爷说:“不就是打了一下屁股吗?”“不,你摧毁了我的心!”孩子说完便躺在地上,用剪刀对着脖子要自杀,直到爷爷赔礼道歉,答应买一把闪光的枪才了结。爷爷感慨万千,“他若有一把真枪,我们都得死在他手里!”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8岁女学生,学习成绩挺好,但仅仅因为向父母要钱为同学买生日礼物未成,便服安眠药自杀。这类问题,在中学生中也不少,动辄出走、自杀,成为家长和老师最为头痛的难题。

2、过高期望和过度教育。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已成为我国家长的普遍心态。家长总是期望自己的孩子美玉无瑕,智力要超常、身体要健康、相貌要出众,等等。据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城市的调查,家长期望子女达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达90%,期望子女以后能够从事“白领”职业的更高达98%,而选择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的不足2%。

为了实现自己的.高期望,家长必然要对孩子进行高强度的教育,甚至采取一些不切实际的措施和要求。这就产生了家庭中的过度教育,即让孩子学习的数量过多、内容过难、时间过早。不少幼儿纷纷被送进美术班、书法班、体操班、英语班、提琴班等等;很多中小学生则由父母聘请家庭教师,并由父母督学,因而使得孩子疲于奔命,不堪负担。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业,最开心的是孩子在各类竞争中取得成功,但却不管孩子的感受。家庭教育存在重学业、轻品德,重身体、轻心理,重物质、轻精神,重言教、轻身教的倾向。如果儿童难以忍受父母对他们的过多监视和干涉,必然对父母的干预作出反应,出现各种反抗或逆反行为。倘若父母只知使用简单、固执、粗暴的教育方法,则必然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疏远、冷漠以至紧张、对立,并使儿童失去积极探索客观世界的兴趣和主动性。

由于对儿童的高期望,不是建立在儿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而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期望”也就很容易成为“失望”。在剧烈的学业竞争中,在日常某些行为的比较中,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列前茅。但哪会有那么多成功者呢?相反,这只能使孩子始终处于“高压”“失败”的氛围之中,如果孩子缺少心理承受能力,挫败感就会动摇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就会产生孤独感和其他心理问题,导致儿童心理和行为偏差的出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家庭不和或父母离异。

家庭关系不好,父母经常吵架,会破坏家庭稳定、亲切的氛围,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容易造成他们整日提心吊胆、害怕外来精神刺激、爱生气等心理特点,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父母的敌对态度儿童家庭教育电影,相互喊叫、殴打及粗鲁的言语,一方面会给孩子提供不好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又会使孩子怨恨父母和家庭。这种家庭环境易使儿童产生矛盾情绪,使得精神紧张。为了逃避不安定的处境,他们容易以出走的行为相对抗,或者受坏人的引诱而产生某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家长喜怒无常,高兴时把孩子捧上天,不高兴时便拳脚相加,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丧失自尊,性格扭曲。夫妻和睦时,孩子是掌上明珠,一旦反目,孩子就成了出气筒、累赘,成了推来推去的皮球,这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甚至会把孩子推到坏人圈里去。

另外,祖父母干涉父母管教孩子引起的家庭纠纷,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由于祖父母的袒护,孩子的不良性格和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同时,大人教育孩子时的冲突也可能使儿童产生矛盾心理,影响其正常心理的发展。

父母离异或一方再婚的孩子,往往会有自卑感,大多性情孤僻,不善交际,做事任性或爱发脾气.对精神刺激缺乏抵抗力,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4、家庭变故或疾病。

亲人亡故的孩子,往往会忧郁寡欢,因缺乏父母的感情温暖和关怀而使儿童身心发展迟缓,出现学习困难或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父母有久治不愈的慢性躯体疾病或心理障碍,往往会使他们的孩子比别的儿童更容易产生适应不良、行为障碍或精神疾患,闪为这种家庭生活和家庭环境易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或受到不利的影响。为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应该及早把这些儿童送到安定、健康的环境抚养。

家长中有生活作风问题或有犯罪行为的,往往会由于家庭的不良影响.使儿童辨别是非、区分好坏的能力降低,意志薄弱,从而容易接受小良影响,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甚至走上邪路。

5、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也地小同的。

(1)民主型。父母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直率、活泼、快乐、端庄、协作、有活动能力、善于和大家共事。

(2)溺爱型。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视为掌上明珠,子女多表现为依附、自私、任性、骄傲、放肆、自以为是、好吃懒做、胆小怯懦、缺乏独立精神和责任心,没有耐力、情绪不稳等。

(3)专制型。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粗暴,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会使孩子感到家庭没有温暖,容易养成抑郁、胆怯、退缩、逃避或反抗、执拗的性格,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有的甚至会变得冷酷、残忍,遇到小动物也会去虐待它,以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与不满。有的孩子还会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习气,或者以说谎来保护自己。

(4)保护型。父母对孩子过分照顾、保护,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活动,子女的性格多半消极、依赖、怯懦、没有责任感,缺乏忍耐力和社会性。有的孩子遇事优柔寡断,不适应集体生活。

(5)放任型。父母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子女多愿寻求他人的爱护,力图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因而有的孩子喜欢惹是生非,有的好攻击挖苦别人,有的却表现为性格淡漠、与世无争。

(6)忽视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忽冷忽热、反复无常,使人捉摸不定,子女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甚至轻生厌世。

(7)分歧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常常意见分歧儿童家庭教育电影,各搞一套,会使子女无所适从,因而形成易生气、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投机取巧、好说谎等特征。

在以上各种类型的家长中,民主型家长抚养的孩子往往最幸福、快乐、正常。调查表明(石淑华等,1996),对孩子过分严厉、动辄打骂的专制型及溺爱型、放任型的父母抚养的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最多。

有这样一些教育格言,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生活在批评之中的孩子学会谴责,生活在溺爱之中的孩子学会自私;

生活在仇视之中的孩子学会格斗,生活在娇纵之中的孩子学会任性;

生活在鼓励之中的孩子学会自信,生活在恐吓之中的.孩子学会胆怯;

生活在赞扬之中的孩子学会自尊,生活在礼仪之中的孩子学会博爱。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只有强烈的声音和悬空两种刺激可以让新生儿产生本能的恐惧的反应。儿童对其他各种事物的恐惧,例如:怕鬼怪、怕黑暗、怕狗、怕蛇等等,都是由于后天的生活体验或父母长辈等的影响所产生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恐惧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心体验。儿童总是倾向于否认自己内心存在的恐惧心理,尤其是5―8岁的孩子,喜欢夸口说:“我什么都不怕。”专家指出,否认恐惧的存在对于克服恐惧心理是无济于事的,父母若想帮助孩子摆脱恐惧的心理阴影,首先必须与孩子一起承认和面对恐惧,让孩子坦率地流露出他的恐惧。这样方可想办法帮助孩子。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呢?心理学家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孩子恐惧时家长不嘲笑

不要因为孩子害怕而对他惩罚或嘲笑。孩子对某种事物害怕、恐惧是极自然的事,家长不能嘲笑或骂孩子是“胆小鬼”、“窝囊废”,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因此而变得大胆,长此以往反倒会让孩子确信自己真是个“胆小鬼”。

父母不将自己的恐惧传染给孩子

幼小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感通常是受父母影响的。孩子普遍依恋父母,在他们的眼里,父母是安全的港湾。当发现父母对某些事物出现恐惧的神情,他们就会感到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由此产生恐惧。在日常生活中,母亲若害怕蟑螂、狗或老鼠。其恐惧心理及行为就会在有意无意中传染给孩子。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感,必须先克服自身不该有的恐惧心理。在孩子面前,对待令人不安的事物要表现出勇敢、沉着和坦然自如,这样才会给孩子增添克服恐惧的勇气与信心。

做游戏驱恐惧

用做游戏的方法驱赶孩子的恐惧心理相当有效。家长应针对孩子的恐惧对象去设计游戏,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恐惧的对象。例如,孩子对黑暗恐惧时,可以与他一块玩“救玩具娃娃”的游戏:将孩子喜欢的玩具娃娃放在一个房间里,与孩子一起冲进房里救娃娃。玩到高兴时,家长提议关掉灯玩,与孩子一块冲进房去,并且让孩子冲在前面,家长在孩子身后。几次之后让孩子自己单独冲进房去,家长用语言在房外鼓励他。孩子投身在游戏的欢乐里,可能就会忘记对黑暗的恐惧。假如孩子在游戏中意识到房间关了灯而感到害怕,可打开灯继续玩,待下次做游戏再找机会锻炼孩子的勇气与胆量。用游戏的方法逐渐增强孩子的勇敢精神,直至最后战胜恐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